齿轮减速机(也称为齿轮减速器、齿轮箱)的核心功能是降低转速、增大扭矩。其工作原理基于一个简单但强大的物理原理:杠杆原理和齿轮啮合定律。
输入动力: 动力源(如电动机、内燃机)通过输入轴(通常连接小齿轮)将高速、低扭矩的旋转运动输入减速机。
齿轮啮合: 输入轴上较小的主动齿轮(小齿轮)与输出轴上较大的从动齿轮(大齿轮)相互啮合。
转速降低: 由于大齿轮的齿数多于小齿轮,当小齿轮旋转一圈时,它推动大齿轮只旋转了一部分圈数(具体比例由齿数比决定)。例如,小齿轮20齿,大齿轮100齿,那么小齿轮转5圈,大齿轮才转1圈。转速降低了。
扭矩增大: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(忽略损耗),输入功率 ≈ 输出功率。功率 = 扭矩 × 转速。既然转速降低了,为了保持功率基本不变,输出扭矩必然增大。增大的倍数理论上等于传动比(齿数比)。
输出动力: 增大了扭矩、降低了转速的旋转运动通过输出轴传递给工作机械(如输送带、搅拌器、起重机卷筒等),满足其需要大力矩、低转速的工作要求。
关键要素总结
传动比: 这是减速机的核心参数。它定义为输入转速 / 输出转速 ≈ 从动齿轮齿数 / 主动齿轮齿数。传动比越大,减速效果越明显,扭矩增大倍数也越大。
啮合: 齿轮之间精确的齿形配合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基础。
效率: 在齿轮啮合传递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存在能量损失(摩擦、发热、振动等),因此输出功率略小于输入功率。效率 = (输出功率 / 输入功率) × 100%。高性能齿轮减速机的效率通常很高。
